有這樣一位咨詢者
她喜歡的男生,對她揮之即來招之既去,心情好了就天天找她聊天,約她出來見面;
心情不好了,就懶得理她,對她很是冷淡,甚至不回她的微信。
她非常痛苦,也曾下定決心想要離開這個人,但每次都禁不住對方的一頓哄,又和對方卿卿我我了。
清醒的時候,她總會非常痛恨自己,覺得自己太軟弱無能了,完全沒有主見,男生說怎麼樣就怎麼樣,完全被男生帶着跑。
她就問我:到底怎麼樣才能在感情中,不被男生牽着鼻子走?
其實不少妹子都有類似的疑惑
不僅是談戀愛,在日常生活中,她們總會犧牲自己,去滿足他人。
别人說什麼,就是什麼,她哪怕心裡不舒服,也不反對,就默默地跟着對方的節奏來走。
自然而然地,她們就很想知道我要怎麼才能變得有主見,不再被人牽着鼻子走?
這類妹子,其實就是沒有主見,簡單來說就是:
她們既沒有主,也沒有見。
你連世界都沒有觀過
哪來的世界觀
我們先來說說,什麼叫做:沒有見。
簡單來說就是,她對這件事情,并沒有一個明确的觀念和想法。
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:jiadais,line賬號:yesaay,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!
如果你對某件事情,有明确的觀點和态度,那就像在驚濤駭浪之中有一根定海神針,任憑風吹雨打也不動搖。
就像辦公室的人中午一起點菜,有人說吃粵菜,有人說吃湘菜,有人說吃川菜。
如果你都沒想好今天中午吃什麼,那你可能就随大流了,你說吃啥那就吃啥呗,那其實就是一種廣泛意義的沒主見。
但如果你今天就特别想吃雞翅,想得要流口水了,今天不吃就是不行,那你一定會想盡辦法去吃雞翅。
要是說服不了大家和你一起吃這個,沒準你就自己點了。
主見主見,你得先有自己的意見,對吧?
很多妹子在情感之中,她是沒啥觀點可言的,因為她們自己壓根就沒怎麼經曆過戀愛。
她不知道感情這件事到底是怎麼樣的,也不知道和異性來往,什麼是對,什麼是錯。
那怎麼辦,那就隻能聽對方了。
就像你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,你還能自己走?肯定就是跟着導航,導航怎麼說就是什麼呗。
我有一位咨詢者,她和男朋友在一起快1年了,男朋友從來不在朋友圈透露她的存在,也沒帶她去見過自己的朋友。
甚至有些時候,男朋友還會發條朋友圈,說什麼單身狗就是痛苦之類的話。
她覺得這樣不妥,但男朋友就是一通哄,說什麼體制内不能在朋友圈展示情感狀況,很敏感。
她居然信了!
因為她也沒怎麼談過戀愛,對這個也沒有一個明确的概念,也不知道作為女朋友需不需要出現在男朋友的朋友圈。
聽了男朋友的話,她還覺得自己有點矯情。
所以,如果你不想被别人牽着鼻子走,首先你要有自己的想法
對于某件事情,你的看法是怎麼樣的,你能接受什麼,不能接受什麼,你的底線在哪裡......這些通通都要想清楚。
我知道,這樣很累,但如果你懶得想,你就是把自己人生的主導權拱手讓人。
沒有自我
就沒有主見
說完了沒有見,我再來說說沒有主。
我覺得這是更普遍的情況。
很多妹子其實也是有自己的觀點,但就是沒辦法堅持,别人稍微說一下,她就退縮了。
就像上面說的妹子,她覺得男朋友就該把自己發在朋友圈,但男朋友哄了幾下,她也就算了。
一方面原因就是,她自己對這個也不是很确定,不知道是對是錯,所以男朋友說幾下,她覺得好像男朋友說得很有道理,于是就退讓了。
另一方面的原因,就是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她沒有自我。
也就是沒有主。
這往往是人在成長過程中,被馴化、被剝奪自我功能的一個結果。
小朋友往往都是特别有主見的,但很多家長為了控制孩子做或者不做某件事,就會剝奪掉孩子的自我意識。
就像有些小朋友,他吃了媽媽做的飯,覺得不好吃,然後媽媽還強迫他吃。
他不吃,媽媽還要說他挑食。
其實有可能是媽媽做的菜不符合他的胃口,可能是小孩子的味蕾還沒發育完全,嘗不出有多好吃。
但媽媽為了圖省事,讓孩子快吃飯,就給他壓力,說他挑食。
這樣一來,孩子就會特别困惑:
我明明覺得不好吃,但媽媽說這很好吃,那這到底是好吃還是不好吃,難道我的感覺是差錯的?
再加上他如果堅持說不好吃,媽媽還會苛責他,那他很可能就是破罐破摔:
我的感覺不重要了,我就聽你的吧。
堅持自己,會被人說;
抛棄自己的看法,别人說什麼就是什麼,能得到别人的表揚。
年幼的孩子,大概率會選擇變成後者。
就這樣,一個沒主見的孩子誕生了。
他沒有自己的想法,沒有自己的感知,别人說什麼,他就做什麼。
他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,也是聽從别人的話,去為别人的感受而活着。
至于自己?他壓根就不關心自己,不考慮自己的感受,不想想自己有多痛苦。
因為從小到大,他都沒有感受過自我的存在,他都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必須關注的對象。
就像我遇到很多咨詢者,她們永遠隻會去想這男生是怎麼想的?他到底喜不喜歡我?我這麼做,他會不會不開心?
她們從來不去想想
我的真實感受是怎麼樣?我到底想要什麼?為什麼我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。
在她心中,自我這個詞語是特别小的,她壓根就沒有感知過自己的存在。
自然而然的,她就跟着别人的節奏走了,因為别人的自我意識更強烈,更能影響到她。
或許有人會說,不是啊,我隻是太愛他了,所以才願意放棄自己的需求。
你連自己都不愛,還說什麼愛他?
你不僅沒有自我,甚至還為自己沒有自我蒙上一層道德的高尚外衣,借此自我麻醉,真的可悲。
真正擁有自我的人,會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,你走就走吧,我不會為你卑躬屈膝,我有自己的尊嚴和人格。
兩條路
你總得選一條
所以,要想在關系中不再被人牽着鼻子走,關鍵就是要尋回主和見。
首先,你要知道什麼是對的,什麼是錯的,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想法;
其次,你要找回自己,重新對自己感興趣。
你的身體和心靈,和你在一起20多年了,或許你已經麻木了,習慣了Ta的存在,甚至可以忽略掉Ta的呐喊。
所以,從今天開始,你要去學會感知自身,去想想自己為什麼而活着,自己的感受是什麼,試着接納自己的感受。
無論喜悅、興奮還是痛苦、暴躁、失落、嫉妒......這些都是你自己最真實的存在,要接納它們的存在,接納自己最真實的樣子。
最後,你要試着自己做出決定,并能接受這個決定帶來的風險。
很多人是甘于沒有主見的,因為這就意味着沒有風險,不用被責備,我是跟着你的,你走錯路可不怪我。
但這也剝奪了你的自我的存在,你連這點風險都不想承擔,又怎麼能為自己負責任,成為獨立的人格?
我當然也知道,學着承擔自己的決定帶來的後果,是很痛苦的一件事。
因為如果你決定不對,你是第一責任人,你要面對一切壓力和指責。
但這也是你想要找回自我,必須要做的事情想一輩子平平安安,不被責怪,躲在别人後面,聽人安排擺布就好。
變得有主見,但是要承擔風險;
被别人牽着鼻子走,但不用承擔責任。
選哪一個都沒關系,但你總得選一個,不要後悔就好,好好想想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