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童話故事裡,結尾總是“從此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”,于是我們也心滿意足地合上了書頁,對婚姻的想象同樣是止步于此。
幾乎所有人都覺得,兩個天造地設的人隻要生活在一起、領下了被法律承認的那個證明,那麼無論他們後來做了什麼,或者幹脆什麼也沒做,都能一起邁向生命的大和諧,度過圓滿完美的一生。
這個推論反過來,就成了許多婚姻不幸福的人對自己的認知:既然我退而求其次,迫不得已和一個并非靈魂伴侶的人在一起了,那我的家庭生活自然就沒有任何指望了!
他們覺得,自己隻是勉強和另一個人過日子,所以在這段婚姻裡得不到愛與滿足也很正常。
可是,人處于平庸與痛苦之中,是不可能甘心永遠如此的,于是自然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。
他們會幻想,假如就像王子遇上公主一樣,自己遇到一個天上掉下來的此生摯愛,不就可以解開眼前的困局了麼!
偏偏一般人還有一點道德心,所以開始糾結,哎呀,我婚後遇到真愛了,是辜負現任追求自己的幸福好呢,還是為了婚姻裡的穩妥而放棄唾手可得的機會呢?
這一類人最大的錯誤,就是誤以為自己是有選擇的。
他們沒意識到,在産生“婚姻遇到真愛應該怎麼辦”的煩惱時,人生就已經跌落到了一個暗藏的陷阱裡。
你真想讓我告訴你,婚後還該不該離婚去追求真愛?
那我隻能說:
好啊,那你就離呗。
我知道,在得到這樣的回答之後,你不會真的離婚,反而會跳起來反駁我。
你會說,你知道離婚有多不容易嗎?!怎麼可能你說離就離?
又要分割财産,又要争奪撫養權,要是另一半不同意協議離婚而對簿公堂,說不定要拖上好幾年。
我還得對兩邊的親戚有個交代吧,我要怎麼和我的父母親朋好友說我離婚追求真愛?他們一定會覺得我瘋了!
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:jiadais,line賬號:yesaay,幫你挽回失去的愛,修複您的感情關系!
你這樣講,我可就有疑問了。
你都說了這是真愛,是此生摯愛,過了這個村可就沒了這個店,既然是這麼重要的東西,不過是離個婚而已,付一點代價,出一點血,不也是很劃算的嗎?
說到這裡,就觸及到了問題的核心。
其實你不确定那是真愛,你也不确定所謂的真愛一定能帶給你幸福,所以你會猶豫,因為你實際上并不想離婚。
但你又要在自己的心裡不斷擡高這個“真愛”的地位,騙自己隻要獲得了真愛,就能獲得愛情和幸福,不然,你要怎麼繼續自欺欺人呢?
你要怎麼面對“幸福婚姻不是換個人就能輕松得到”的現實呢?
許多出軌、有精神出軌苗頭的人就是這樣,他們自诩和第三者是真愛,騙來騙去,騙到最後連自己也差點信了。
會有這種現象,就是因為根植于人們心中的妄念:真愛比其他選擇都要高貴。
但是,他們懂得什麼是真愛嗎?
那可就不一定了。在許多人心裡,隻是模模糊糊地覺得,和誰在一起更舒服,誰就是自己的真愛。因此,他們忽視了在不同的條件下,親密關系是不能簡單地相互比較的。
就像酒肉朋友肯定比诤友更讓你舒服,因為他們和你在一起就是為了吃吃喝喝、玩得開心,交情浮于表面,自然不會有任何利益沖突,就很容易獲得一種廉價的輕松感。
但是,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,任何關系一旦開始深入,就無可避免地存在分歧,需要兩個人共同付出努力去磨合應對,付出的精力越多,最終你在這一類親密關系裡的收獲也就越大。
這就是所謂“婚外真愛”中最大的陷阱:你以為的真愛,未必是值得你付出的真愛。
在盲目追求“真愛”的路上,你反而可能會失去更多。
導緻人們誤認為“真愛”的,主要是以下兩種因素:
①婚姻關系遇到挫折時,人的逃避心理;
②人對真愛的标準,比我們想象中低很多。
兩個方面的要素,我一個個仔細為你拆解。
第一點,讓你在婚外尋求“真愛”的,其實是你面對婚姻關系時的逃避心理。
你見過幾個對婚姻滿意的人需要在婚姻之外尋找真愛的?說老實話,真愛不過都是對比襯托出來的。
舉個例子,一個男人和老婆結婚時,雙方多半也是看對眼的,可是婚後一遇到矛盾,感情陷入低谷,兩個人又都不知道如何化解,就僵在那裡了。
回家之後,家裡隻有冷冰冰的氛圍,在另一半那裡也得不到任何溫暖,這種時候,最容易讓第三者乘虛而入。
在他的眼裡,此刻任何會對他流露出關懷、提供溫暖的人,都看起來比婚姻裡的關系強得多,也就都可以成為婚外的“真愛”。
在婚姻不如意的時候,人最容易寄托于外物,想從關系之外得到拯救。
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出軌的人并不認為自己錯了,因為在他們的邏輯裡,自己是受到了虐待的受害者,逼不得已才在其他人身上尋求安慰。
奇怪的是,如果第三者真的是真愛,為什麼從來沒有出軌的人在剛動心時就主動坦白,堅決離婚恢複單身,堂堂正正去追求自己的真愛?為什麼非要等到原配察覺了,憤怒了,才說自己和第三者是真愛,要求原配放過他們?
難道他的真愛還配不上光明正大的戀情嗎?
這自然是因為出軌的人自己心裡也明白,就算把另一半換成現在的“真愛”,婚姻裡該有的矛盾還是會發生。
和老婆因為看孩子鬧了矛盾,難道換個人生事情就會改變?
自己的親媽對媳婦斤斤計較,導緻婆媳矛盾,自己受夾闆氣,難道換個媳婦婆婆就會改性子?
自己管理不好情緒,總是在家宣洩外面受的氣,導緻夫妻關系不好,難道換個人這壞脾氣就立馬能改好,就不會有溝通問題了?
你也知道,這事沒這麼簡單。
生活裡的很多問題,不是換人就可以解決的。
出軌的人之所以覺得和第三者在一起更加輕松,就是因為沒上位之前,他們不需要面對夫妻生活裡實際的矛盾,自然可以把分歧放到一邊,專注享樂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強調,婚姻裡遇到難題絕不能放着不管,一定要選擇共同面對,一起找出能平衡彼此需求的解決辦法。
不然,放任對方一個人,就很容易使其産生逃避心理,利用婚姻之外的“真愛”來掩蓋關系裡真正存在的問題。
第二點,“真愛”沒你想的那麼稀缺,你隻要認真盤一盤就會知道,它的價值完全是虛的。
到底什麼是真愛?
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。
還在校園戀愛享受男友呵護的小女孩會說,每天惦記着我的早飯晚飯,在我痛經時抱着我給我煮紅糖水的男友是真愛;
結了婚的女人會說,不出軌,幫我做家務、幫我帶孩子,和婆婆發生矛盾時站在我這邊的老公是真愛;
在婚内忍受苦悶生活的不得志中年男人會說,能欣賞我、崇拜我的魅力,凡事順着我的實習小姑娘才是真愛;
……
“真愛”沒有浪漫愛情故事裡吹噓得那麼高貴,落到平凡人的普通生活裡,隻要對方能提供一點點利己的好處,他們就很容易陷入一種“這是真愛”的幻覺。
說真的,咱們這些凡俗庸衆,每天也就刷刷短視頻,看看碎片化的信息,對着綜藝和微博段子哈哈樂,遇到炸裂消息隻會說“卧槽”,哪裡有什麼力量去追求虛無缥缈的靈魂伴侶呢?承認自己就是接地氣不好嗎?
大部分普通人真沒有追求什麼高級精神需求的心力,對“真愛”的标準其實相當低,一個第三者可以滿足的情感需求,其他的小四小五也可以滿足。
而這些東西,在他們原本擁有的關系裡,也是可以被滿足的。隻是他們不願意花功夫下力氣去琢磨,甯願利用婚外戀的刺激飲鸩止渴。
追求婚外的“真愛”的人,不是不清楚這一點,隻是在自欺欺人,利用這個借口給自己的行為貼上正當的标簽:既然真愛難得,不能錯過,那我為此傷害了身邊的人,也是迫不得已……
如果你是原配,可千萬要注意,别被這個借口繞進去了;如果你是蠢蠢欲動有出軌苗頭的人,更要及時懸崖勒馬,不要為了虛僞的稀缺性,将你的婚姻推向懸崖。
看完這些,你總該明白婚姻之外的“真愛”是個什麼樣的陷阱了吧?
很多人憧憬着婚姻之外的“真愛”,就像小孩子期待長大成人之後可以無拘無束,不是那種生活真的多麼美妙,隻是你了解得太少,想象得太多。
與其在婚姻外挖掘真愛,還不如在婚内發現真愛。
有人會問,長久厮守的關系走到最後總是沒有新鮮感了,這該怎麼辦?
一段好的親密關系,必定是讓你感到熟悉、感到安全的,新鮮感沒你想得那麼重要,也不可能成為關系的核心。
對于如何讓你的婚姻關系保鮮,我也有兩個建議:
①抓大放小,專注滿足伴侶的核心需求
并不是所有的給予都一定會獲得回報,知道戳到對方心坎上的給予,才是最有效的。
人的精力有限,不可能滿足伴侶的全部需求,所以要抓就要抓重點。
很多人在親密關系裡不管不顧,由着自己的性子來,自己喜歡什麼,就覺得伴侶一定也能接受,到最後好心辦壞事,費了力氣對方反而不會領情,就是因為找錯了對方的需求。
那麼,如果知道對方想要什麼呢?
這就關聯到了下一步。
②保持好奇心,探索關系的細微變化
在關系初期,很多人對伴侶是最好奇的,但在兩人熟悉之後,就開始對另一半的變化視而不見,ta的喜好和想法在你心裡都定型了,這就導緻了愛意的消退。
可人是複雜的,你們之間的關系和本人都時刻處于變化之中,如果你轉移了情感焦點,不再關注你的伴侶,就無法維持深刻長久的愛。
婚姻沒有慣性,不是給個起始力就會一直載着夫妻沖向終點;婚姻是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
你要知道,伴侶的每一種情緒、每一個反應背後都有自己的動機和需求,情緒反饋越激烈,也就意味着涉及的需求越重要。
說到底,構建真愛的秘訣并不複雜,需要的隻是雙方都把精力集中在彼此的核心需求上,多做雪中送炭,少花力氣錦上添花。
真愛,沒什麼好稀奇,沒什麼好追捧的,更不值得你付出極大代價。
寄托于婚姻之外有虛無的烏托邦,倒不如把握好眼前貨真價實的幸福。